家族财富传承的托付,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洋管家”?

家族财富管理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传承家族财富的一种金融解决方案,家族信托受到欧美高净值人群的普遍青睐。近三四十年间,随着国内一大批家族企业的兴起,高净值人群快速增长,对财富管理、传承、资产隔离等金融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未来十到二十年间这块市场需求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数据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往往更愿意选择本土金融机构为自己提供家族财富管理方面的服务,并不青睐历史悠久、管理经验相对更为丰富的一些知名外资金融机构。

对此,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戴叙贤,在他看来个中缘由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多数人对国外的法律制度并不熟悉,对外资金融机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戴叙贤表示,外资金融机构的一级法人机构都在境外,其设计的家族财富传承解决方案的基础多是基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框架,例如某些世界知名的外资私人银行,它在国内虽然也有独立法人的分支机构,但产品设计和服务方案更多是沿用西方法律制度框架下的财富管理理念,国内的客户未必能理解和接受。并且,如果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因为自身原因撤出,日常沟通与资产的后继管理亦成为客户担心的问题。

其次,戴叙贤认为,中西方财富管理的环境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西方,客户把财产交付给机构去做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他的财产即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而在中国,由于现阶段很多有关财产保护的法律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尚不完善,所以许多高净值人士更愿意选择更为了解本土法律、人文环境,‘接地气’的本土金融机构。” 戴叙贤认为国内高净值人群对中资银行的选择意愿高于外资银行,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外资金融机构的家族财富传承解决方案通常运用信托工具来实现财产保护、资产隔离与财产传承,给中国高净值人士设计家族财富传承解决方案时通常会提出“离岸信托”的方式,但“离岸信托”在中国是否有效尚不确定。在中国境内为中国人设计方案,必须适用中国的法律制度,如果采用“离岸信托”,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其在国内司法实践中是否有法律效力?家族信托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无通过司法判决正式生效的案例可以借鉴。以客户境内资金设立离岸信托,能否受到国内相关法律的保护尚不确定。

谈及未来私人银行发展,戴叙贤认为,为客户做好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始终是“本源”,未来在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方面要重点做好两个“提升”,这也是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未来3年~5年的发力重点。

第一个“提升”,是继续将家族信托的服务方向,从前几年的简单管理财富提升到制定全球化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上来。戴叙贤解释道,“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富管理相当于卖方市场,即我有什么产品就推销给我的客户,让他接受我的金融解决方案;而资产管理是根据客户需求,去市场采购匹配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组合优化配置,进而作为整个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设计家族财富传承解决方案时,除了要做好资金信托,实现客户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之外,在私人银行相关产品的配置方面还要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例如引入风险可控、有竞争力的净值型权益类产品,加大保险资产配置。

第二个“提升”,是将家族信托从资金信托转向“资金信托+标准化可转让股权”的资产管理,进一步优化家族财富传承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和金融制度下探索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管理和传承,比如将上市公司的可流通股权作为家族财富传承的资产之一,而不仅停留在现有的资金信托层面。”

在戴叙贤看来,这两个“提升”能够更好地帮助国内高净值人士实现财产继承、资产隔离和家族财富与文化传承。

在中国私人银行业过去10年的高速发展中,商业银行更多靠刚兑和高收益理财产品去吸引客户,靠打“收益战”跑马圈地,导致一些高净值客户对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了扭曲的认知和期望。随着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私人银行必将回到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本源。

“在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方面,我们将逐步引导他们增加一些净值型产品的配置,例如基金、保险、信托、证券等。”戴叙贤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净值型产品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比较突出,但随着市场优胜劣汰的分化和监管的进一步规范,未来净值型产品能够做到风险可控且收益相对可观。 “这是财富管理的趋势性方向,它既符合投资者需求,也是规范的市场常态,无论远及欧美国家,还是近至中国香港地区,私人银行为客户配置的主要资产多为净值型产品,刚性兑付信仰必然被打破。”随着行业监管的制度完善,中国市场几十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产品会逐步优化成较高比例的净值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