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有方,兴趣先行

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中,有一位女性的名字特别引人注目――游玉琼。她是首批12位传承人中仅有的一位女性。

游玉琼1985年进入家族经营的茶厂,从此爱上了制茶。后来从父亲手里接班,她决心要做一家百年企业。几十年过去,她已经顺利交出传承的第一棒――她的儿子方舟已经顺利接班,担任茶厂的副总一职,并且技艺也颇得她的真传。

为什么12位传承人中只有一位女性?游玉琼是如何在茶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同时又将家族企业和技艺顺利传承下去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游玉琼和儿子方舟接受了《家族企业》杂志采访。

坚持36年,是责任,更是爱好

茶叶制作过程非常耗费体力,采摘后需要及时进入制作环节,不能耽搁,并且需要经历8~12小时才能完成武夷岩茶制作相关工艺流程。如果一天做两拨,一天24小时几乎就不能休息。对于女技师来说,首先就是体力上的挑战,其次女性因为需要兼顾家庭的重担,很少人能够坚持做茶。而游玉琼从1985年永生茶厂建厂到现在,制茶已经有36年时间。

“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越做越喜欢,茶已经融入我的生命中。”她说。游玉琼出生在制茶世家,她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做茶的,后来父亲承包茶厂,为了帮助父亲,她辞掉工作,回来做茶。在此过程中越加喜欢制茶,制茶慢慢变成了自己的爱好。

事实上游玉琼家有兄弟姐妹四人,有人奇怪为什么游家传女不传男,“其实我们家特别传统,手艺只传男,不传女。我父亲曾经很认真地送我哥哥去拜师,拜的也是我后来的师傅王其贤,但是他不喜欢做这一行,想各种借口推托。我当时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且我认为家里必须有一个人会做,就跟王师傅说,想要学这个手艺,于是我就开始学了。”游玉琼说。

取经多位制茶大师,打磨现代制茶工艺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复杂,道道工序紧密相连,临界点的把握需从大量的实践中摸索。游玉琼从海量的手工摇青过程中总结经验,而且将这些经验运用到综合摇青机的设备研发中。她不仅参与整个设备的研发过程,还跟着老一辈制茶师王其贤和技术负责人陈清水一起研究如何将传统的手工艺转变为适宜的设备参数

游玉琼还跟随非遗传承人陈德华老先生学习,积累了对茶叶品种的认识。陈德华老先生当时在永生茶厂设立了一个品种资源圃,游玉琼得以跟着他了解如何改进设备,将不同品种的香气展示出来。在陈德华老先生的启发下,1998年永生茶厂就开始研发自己的品种,建立了第一个民营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金佛岩茶研究所),并成功研发了金佛茶。

20世纪90年代,电脑还比较罕见,游玉琼在福建省茶科所看到茶叶泰斗张天福先生的实验室已经配备了去湿机、空调,用来加温、加湿,同时,还有一台电脑控制综合做青机。“那次参观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让我们认识到可以用科技的手段调节湿度和温度,打破‘看天做青’的自然约束。回到公司,我就在张老的帮助下,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进一步将科技用于制茶工艺。张老将如何控制温度、湿度,还有一套总结了他多年经验的论文书都传给了我。”游玉琼说。

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姚月明对游玉琼和永生茶厂也有较大的帮助,姚月明从武夷山的国有茶厂退休后,凭借对茶的热爱,一直为各个茶厂答疑解惑,对大小茶厂有问必答。“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他都是通过固定电话,或者自己坐着公交车前往茶厂。那一代的科学家让我们很敬重。姚老不断告诉大家如何提升岩茶的品质,如何标准化,让岩茶的品质得到逐步提升。”游玉琼说。

睿智传承,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

在游玉琼看来,制茶其实很简单,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最极致,就变成了大师,简单但需要坚持。茶季很短暂,一个品种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刚总结到经验,就过去了,得等第二年再来。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去记录,不会记忆下来,第二年又要从零再来。游玉琼说,兴趣是最重要的标准。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哪怕能做三五年,也没有办法达到师傅的水平。“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厂长、经理、店长已经有四五十个,他们都挺成功。”游玉琼自豪地说。

对于自己的孩子,游玉琼也从兴趣开始。“从小我就让他喝茶,让他品不同茶的滋味。他去英国读书的时候,我给他带了二十多斤的茶。我告诉他,只有家里有这种茶,这种好茶不易喝到,不管你有多少钱。”游玉琼说,“当时我给他带的都是名岩名丛,每个品种只有一点量,但都是非常好的茶。”

现在她的独子方舟已经从英国回来,在茶厂担任副总一职。游玉琼接手永生茶厂的时候,就决心做一家百年老店。游玉琼对儿子说:“你有了孩子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你的孩子爱上茶。对我来说,我的百年老店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传承到了你手里。将来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这行,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方舟说,在决定从事茶行业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学会这门技艺,用母亲游玉琼的话说,后代有愿意做茶的,才可以传承下去。后来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越发觉得传承非常重要,同时作为家里的独子,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想要帮助母亲,传承家里的企业。

现在方舟已经进入茶厂工作。刚回来的时候他从做学徒起步,学习技艺,后来随着能力提高,他带的车间越来越多。

2017年的母亲节,方舟制作出一款奇丹,取名为“游方”,并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母亲。游是母亲的姓,方是他自己的姓,同时加上“游历四方”的意思,隐喻他自己外出留学后,依然回来从事茶的事业。这款茶叶得到了马梅荣和修明老师等大师的认可,他们认为这是近十年来他们见到的最好的奇丹作品。

积极沟通,接纳新理念

游玉琼和方舟笃信沟通的力量,“我从来没有跟我丈夫红过脸,只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略微拌过一次嘴。我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我儿子也是,他在国外留学时,每天给我打一到两个小时的电话。所以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冲突,即使有一些小的磕磕碰碰,都能在沟通中很好地解决。”游玉琼说。

方舟指出,他和母亲会存在理念不同的情况。然而,传统行业需要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理念,因此要引进新鲜血液。这也是他的母亲想要的。方舟回来以后,对于他的意见,游玉琼会积极采纳,即使不同的理念也在沟通中达成共识。“沟通非常重要,有商有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矛盾肯定会有,但是更重要的是,矛盾也是激发我们找到解决方法的契机,我们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方舟用茶的宣传方法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他母亲一开始也会觉得茶只要好喝,品质好,包装适宜就行。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颖的包装。所以方舟会经常拉着游玉琼去感受新的商业氛围,带她去年轻人喜欢的酒吧、夜市,感受如何用年轻人的想法来包装产品。让她在体验中去了解并接受。在方舟的影响下,疫情期间,游玉琼也做起了新题材的直播――《金佛内在说》,当时大家普遍关注健康问题,在直播中,他们将刘仲华院士对金佛茶的功能成分分析用到直播中,告诉大家茶里面哪些成分对身体好,得到很好的反响。“我也很感谢母亲能理解我,能去理解消费者的变化,去创造新的产品,发布新的概念。”方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