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很少有公司拥有施乐(Xerox)帕洛阿尔托研究公司(Palo Alto Research Company,简称PARC)那么多天才的工程师。他们的发明包括第一台真正的个人电脑和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可是,没有几个绝妙的创意给施乐公司带来大笔钱财。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政治经济学和组织学教授乔纳森·本德(Jonathan Bendor)谈到,问题的症结当然不是缺乏创造力,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公司的工程师真正需要的是,他们的主管应该更自如地提出“建设性的批评”(constructive criticism)。
作为讨论主持人,本德在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发起的一个“企业家研讨会”(Entrepreneur Symposium)上谈到,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公司“是身为创意提出者的技术人员还没有被逼到份上的典型例证”。他认为,如果当初有人告诉那些工程师“你们这些家伙确实非常聪明,而且也提出了非常好的想法,可它们的市场价值何在呢?”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
很多人认为,在工作中,批评和创造力是水火不容的。但本德认为,创造力和批评就像中国的阴阳法则一样:两个互补力量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一个更伟大的整体。“我认为,它们不但可以共生,而且必须共生。”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公司有个“狂野的研发部门,但没有审核机制”,那么经理和执行官们虽然可以收获大量的创意,但他们也会面临鱼目混珠的风险。本德接着谈到,可在一个条条框框很多的公司,如果“一个新项目得以立项要‘过五关,斩六将’”,这些公司或许可以避开糟糕的创意,但创新也被窒息了。本德谈到:“所以,企业家面对的切实难题是,怎么才能将这两类错误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为员工提供有效反馈的一个办法是,采用一个正式的评估标准系统,也称为积分系统,这个系统可从各个方面—比如技术优势、市场潜力—为他们的创意打分评级。本德解释说,与“这可不行!”式的全盘否定不同的是,评估标准能帮助创意提出者了解为什么有些创意会被搁置,以及接下来能做些什么。
如果一个创意是靠谱的,那么,经理可以按照评估标准告诉他们:“这个解决方案的这部分没问题,这部分还需要认真完善一下,这个部分我们还得推倒重来。”如果一个创意非常糟糕,这个标准系统则能减轻创意提出者受到的打击。本德建议,在这种情况下,经理应该直言不讳,“但要采用幽默或温和的方式,这样,双方都能意识到,否定创意无关个人恩怨,而是因为它们确实行不通。”经理不妨这样说:“我们的评估系统表明,你这个想法在第三、第五和第六个标准上的得分不够高。结果就是这样的。”
标准化评估系统的最佳功能或许在于,它们让评估流程摆脱了创意提出者的自我和个性的干扰,使评估更多聚焦于问题本身。本德谈到,这就像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切开一个人的肉体一样。“这个外科医生不会在乎手术台上的这个人是父亲、兄弟还是儿子,而是指专注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之相似的是,当注意力聚焦于问题本身而不是试图解决问题的员工身上时,“情绪的温度便会降低,从而让你聚焦在需要做的事情上。”
本德还补充谈到,组织里各个层级的人—甚至连CEO也不例外—都能从这种去个人化的、独具慧眼的反馈系统中获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作为领导者,如果你不能打造一个可以修正自己错误的组织,就会把组织带到悬崖边上。”
译/艾鲁 编辑/杨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