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家族企业已开始统御全球商业,但要想基业长青,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如我们在奢侈品行业所见的,行业的变化会迫使某个家族出售自己的企业,比如奢侈品企业集团路易威登(LVMH)即由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酩悦轩尼诗(Moet Hennessy)和开云(Kering)合并而成,巴黎春天(Pinault-Printemps-Redoute,简称PPR)也收购了很多奢侈品的家族企业。如今市场全球化对规模的要求超过了企业自身的应对能力,所以,芬迪(Fendi)、纪梵希(Givenchy)、高田贤三(Kenzo)、圣罗兰(Saint Laurent)和巴宝莉(Burberry)都选择了退出家族企业的决策。有时候,让一个家族不急着做退出决策的因素却长期被忽略。
企业家的困境
从一位企业家的角度不难看出,退休的心理压力往往比让他退出更为困难。美国企业家赫伯特·H· 哈夫特(Herbert H. Haft)的经历,就生动展现了一个企业帝国被整个家族拖垮和毁灭的过程。在从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的40多年里,赫伯特成功构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帝国,当企业的所有权被收购时,他已积累了2.5亿美元的财富。1977年,与大儿子罗伯特(Robert)一起,两人携手打造了美国第三大书店—皇冠书店(Crown Books)。罗伯特1993年接受《华尔街日报》访谈时称,他父亲即将退休,无须与他讨论有关企业的问题,此举导致罗伯特在文章刊出的那天,就被其父亲解雇。
完全公开化的家庭失和,让赫伯特做出了让另一个儿子罗纳德(Ronald)担任集团CEO的决定。然而,罗纳德任职短短一年后,因为与父亲在房地产问题上的分歧也被赶走,在这一过程中,以赫伯特与家庭所有其他成员之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官司达到高潮。
家庭失和带来的一个结果是,皇冠书店每况愈下,并于2001年申请破产。两个在线健康公司(第一个公司由罗伯特创建,第二个公司由赫伯特创立,两家公司展开直接竞争)的失败,加之赫伯特83岁高龄的“临终婚姻”又将子女剔除出遗嘱,最终断送了赫伯特的财富及其家庭的和谐。从外人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颇令人费解。
越早规划越好
哈夫特家族的瓦解,凸显出了企业家退出之艰难及其非理性的选择。我采访了近2800位准备在十年里退出的家族企业所有者。在准备未来两年里退出的企业家中,10%的人还没有为退出开始做准备,有一半的人已经完成了退出计划,40%的人依然还在规划中。在准备未来2〜5年退出的企业家中,有近1/3的人还没有为退出开始做准备,只有1/4的人完成了退出计划。
如果你也准备退出企业,有几个关键问题是必须关注的,包括退出时间、退出模式、退出之后的家庭生活、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适用于你退出模式的思考。
退出模式简述
希望退出的家族有几种退出模式可以利用:管理层收购(MBO)、外部管理层收购(MBI)、出售给可能是竞争对手的战略买家,或者出售给私募股权基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管理层收购,因为这是企业现有高管层和企业所有者经过长期讨论和规划后的典型结果。这种模式的好处有很多:新所有者对企业的内外都很了解,因为现任高管既可利用现有的业务网络和政治网络,还对支撑企业商业模式的家族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一来,家族资产的损失就更小。
外部管理层收购则更具挑战性,因为收购家族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外部投资者之前与企业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企业新所有者和管理层并不会固守之前的战略,而且企业之前奉行的战略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
第三种退出模式是将企业出售给战略买家—把企业当作战略资产添加到既有资产,以便扩张企业资产规模的企业或者企业所有人。他们可能是熟知该家族和企业的当地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寻求巩固自身在业内地位的全国性竞争对手,还有可能是希望进入企业所在国家的外国买主。
这种退出模式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当合适的买主到来时,企业应该已经做好了准备。大部分家族会认为,自己可以选择退出的时机。理论上确实如此,当他们准备退出时,买主可能还没准备好。反之,当合适的买主出现时,可能家族还没准备好,所以,如果买主为此转而收购一个竞争对手,从而使竞争加剧,那么,家族没有做好准备就成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
第四种退出模式是将企业出售给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类似的金融投资者,这种模式看似对很多家族都很有诱惑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把企业卖个好价钱,但很少有家族真的靠这种模式成功退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会购买某些行业中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且企业要有显见的扩张潜力。实际上,这种模式只是很少的家族企业可以考虑的选项。
退出后的生活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对那些成功完成退出过程的家族而言,将企业出手以后的生活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不再有企业需要经营,而且手里大量的现金能让他们过上舒适滋润的生活,听起来确实轻松惬意,但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将家庭成员联系到一起的纽带突然消失了,而且不知道什么东西可取代这一纽带。
最普遍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出售企业所得的资产分给家庭成员,让每位家庭成员去过自己的生活,不过家庭中的出色组织者也可以实施更具雄心的战略,即将大家的资金共同投入到新企业中去。这样一来,家族便成了事实上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未来的企业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家族办公室来组织,不过考虑到运营这样一个办公室的开销,它的设立需要家族成员将部分财富投入其中。将企业售出,并不意味着走到了道路的尽头,如果说真的有开始规划的最佳时机的话,那么这个时机就是现在,做好准备与家庭成员一起描画你们的商业版图吧。
文/莫顿·班纳森(Morten Bennedsen):INSEAD商学院家族企业The André and Rosalie Hoffmann教席教授。
译/艾鲁 编辑/杨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