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普遍年轻的中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经济“新常态”的转型挑战,与此同时,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子女争产、创业兄弟阋墙、患难夫妻反目等各式豪门恩怨频繁上演,造成诸多继承财富问题。几位专业机构人士将针对家族财富的传承与保全进行深入解读。
曾瀞漪: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目前存在哪些风险可能导致财富的大幅缩水,或导致“富不过三代”?
沈美轮:与欧美国家有上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家族企业还处在婴幼儿期。2011年我们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我们的一个投资人因为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当时他在美国股市的财产就高达40亿美元。他的两个孩子都很小,他当时跟妻子处于分居状态,妻子也并不了解家里的财产情况。因为他留下的巨额财富,引发了家庭成员之间巨大的纷争,包括他的兄弟姐妹,以及长期分居的妻子。这是对我们触动很大的一件事。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们投资的另外一家企业,在马上要上市的时候,董事长突然去世,这位企业家50岁左右,但孩子还很小,还不能接班。就是说在董事长去世之前没有做任何提前的安排,显然这个企业上市就不可能了。
我们身边的投资人的资产都是至少几千万、几个亿,甚至高达50亿。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应该说他们必须要关心资产的保全和安全性问题。这也是我们关注传承的根本原因。
王钊:我个人从五年前开始涉足创二代组织的建设,通过这五年的建设,我个人参与了两个组织的创立,在我们整个大平台上有40多家创二代的组织,这些机构里面沉淀了大量的家族企业。
我们发现很多问题,举个小案例,长春有一家在生化领域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也是董事长突然去世,之前并没有做合理的架构。结果是他去世后,他的90后儿子,回国之后就担任了执行董事长,妈妈担任董事长,这个结果让两个人都很尴尬。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觉得有必要提醒的是保全的目的就在于,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问题常常还在于中国的家族企业里父辈常常特别强势,或者说企业能力最强的就是创始人,但这其实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出现突发情况以后。
陈昆才:我们的客户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家。如果是用时间轴来看,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30年前就开始创业,还有一部分就是1992年创业的企业家,还有就是2002年以后创业的企业家。不同阶段创业的企业家遇到的是不同的问题。这些企业除了面临转型,还存在传承的问题。其中一个很大的风险我觉得除了是创始人突然离开以后对公司的影响,另外一个风险就是资产风险,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大部分财富都放在了企业里面,如果企业衰落资产缩水是很明显的。这就涉及资产的保护问题。因此企业家需要考虑如何将家族企业的财富跟企业分开。
李文:前一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都是财富的增值,但从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大家开始更关注财富保全。这对机构来说是机会,因为这个市场非常大。我们从这几年开始,在不断地摸索。但我们普遍的感受是很多企业家根本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很多企业家甚至还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
曾瀞漪: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对于中国家族企业而言,海外财产配置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李文:现在我们会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可行的方法,比如资产配置,比如对股权进行保全。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会碰到各种风险,比如家庭内的变动。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股权进行设计。
调研数据显示,实际上50%的企业家在国外都是有资产的,这个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我觉得这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沈美轮:我们看到现在很多高端客户都在进行多区域的资产配置。单纯从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因为现在的诱惑还是比较多的,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其中的风险会更大。
因为这个行业刚刚兴起,时间很短,但是它的门槛其实很高,是要帮助一家人真正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定是建立在很深的信任基础之上,需要有很长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服务。
曾瀞漪:如何跟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尤其是涉及到家族财富,家族怎么才有可能放心地把财富交给你们来管理?
王钊:在我看来二代在中国不能称之为二代,他们只是1.5代。他们中很多人也经历过父辈非常贫困的时期,在父辈获得财富以后,他们才得以出国留学。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认为他们会比很多普通人感受更多,他们不仅知道国内现状,也了解国外的具体情况。对于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机构并不多。我觉得需要有一个相对中立的机构出来,对这些机构进行一定的专业性的指导,这样方便家族企业进行判断和选择。
陈昆才:信任的问题很重要。我们业绩70%来自于客户的重复利用,我不否认前期都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我们的方式是,通过各个渠道将风险归纳起来,过滤掉整体性风险,系统性地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做的只能是别人不做的工作。
我感觉现在资产管理行业特别难做,比如你的业绩一旦不行,你做出来的收益不高,客户就走了。包括前面提到的信任问题,没有信任很难开展业务。对我们来说,无论是提供资产保全,还是财富的增值服务,一方面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财富保护好,另一方面通过财富管理的教育,包括我们的信息学院,跟客户进行长期互动,在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再去做这种资产配置可能更好一点。
曾瀞漪
论坛主持:凤凰卫视主持人
李 文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裁
沈美轮
中尊财富CNW董事长
王 钊
家族财富传承中心总裁、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秘书长、吉业长青秘书长
陈昆才
诺亚财富集团、业务资源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