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的三个问题

编辑:皮钧日期:2016-01-27

 什么是传承?传承的核心是一种责任,是保证已经创造出来的文明品质不被降低。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并且与中国深远的文化传统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连。

  面对历史,我们都是传承的一代,这需要我们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谁造就了需要接班的一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并不能总是随心所欲地选择他们自认为适合的目标。其实人在社会中的关系、条件和空间,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那么当我们开始选择人生的时候,既无法依靠有限的理智,也不能依靠有限的经验和历史的观察。那么,面对茫茫前路的时候,谁来支持我们呢?

  答案是: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间的苦乐酸甜。他们知道过去的路是如何走过来的,而青年一代则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探索未来的路将如何走下去。

  对于需要接班的青年企业家来说,他们的父母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化器。任何变革时期,人们都必不可少地要面对各种挑战,无论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在思想上、体制上,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承担起大家的梦想。三十年来,老一代企业家最大的贡献不是在经济发展本身上,也不是在财富的积累上,而在于把人们零散的梦想、热情、能力通过企业化的方式,整合成有序的经济建设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其实,大家都清楚,倒下去的英雄远比走到今天的人多得多。可以说,今天需要接班的青年企业家打拼的环境是比较公平合理的,获得各种资源的方式也很便捷,相比而言,他们父辈所付出的远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多得多。

  当中国抓住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机遇的时候,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人的意识,一定要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老一代企业家用他们的创造改变了整个社会千百年来对企业家的看法,正是他们,让青年一代有了更多的共同点,这也是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的根源,也是国家民族能够延续的根源。

第二个问题;谁将与我们同行?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相反,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年轻人都有过恋爱的经验,但是,我们最终要面对的是:谁将与我同行?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表明我们将把自己的人生品质的决定权交给何人?

  答案是:我们的爱人。

  我们要的是一个与我们的思想境界、受教育背景以及文化心理、生活境遇有着高度契合的同路人。很多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的困扰,甚至影响了家族企业的传承。不是他没有找到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人生伴侣,而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同路人。现代科学表明,人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对于他成为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那些具备现代管理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具有改变人的特殊能力。他们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学校与家庭。

  因此,当我们不再从狭隘的个人角度看待人生伴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真正能够与我们同行的人,是具备了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现代人格的人,当我们以这种眼光来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那么多能够与我们携手走完一生的可爱的伴侣。 

第三个问题;我们将走向哪里?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尤其是信息化社会以后,所有的企业和组织的寿命都大大缩短了。以前,很多稳如泰山的组织都充满深情地送走一个个老员工。而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目睹了诸多企业和组织的盛衰兴亡。有一个大家都喜欢引用的数据: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因此,家族将成为唯一不能够被寿命超越的组织。

  答案是:我们最终还是走向了家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企业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企业家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家将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将成为精神财富、制度财富的创造者。

  同样,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中国作为一个全世界唯一历经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文明古国,只有把国家发展航向调整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上的时候,才彻底摆脱了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局面。当我们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把中国变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我们的使命已经历史地发生了变化。对于未来,我们肯定不仅仅是做财富的积累,而且是做品质的飞跃。中国不仅仅能够贡献给世界以物质财富,而且更应当有精神财富和制度财富,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具备的心理特征。

 李光耀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保持这种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这是一个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把家庭单位连成一体的伦理和结合力的问题。我国的家庭结构坚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用潜移默化而不是正式讲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如果我们的社会要在不失去的文化冲动、同情心和智慧的情形下自力更生,我们就必须保存这种弥足珍贵的家庭结构。”

  事实上,未来东方社会的发展,家族将重新承担公共机构的重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能够传承价值观的恰恰是“家”。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依靠家庭、家族传承下来的。血缘是解决信任问题的天然良方。宗法社会的根本弊端在于把全宗族当作家长的私产,一切创造最终都变成老爷子的个人东西。这是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家族结构,或者说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补充。而现代社会的重要前提是任何个人东西都具有公共性质,没有人能够独立存在。因此,这使得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塑家族。过去,名门望族都是在当地承担着重要的公共职能—人才培育和道德教化。现在,我们需要将这两种重要的功能重新树立起来。把家庭建成公共机构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婚姻—女婿和儿媳妇的加入,将会大大改变原有家族的人员结构,并弥补原有的不足。

 同时现代社会将越来越变为知本社会。知本社会是一个阅历深和阅历浅而区分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老板和下属并行的社会。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起点就是老一代人可以更长时间地工作,而且他们的领导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长。这种日益增长的权威不会成为下一代的负担,相反,是下一代的支柱。青年的创新创业将在这样一种权威和信任的地基上筑起新的高楼。


本文根据作者在本刊“光荣与梦想  责任与担当”—第二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暨第九届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成稿。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