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里的家国天下

编辑:王忠明日期:2016-01-27

  搞好家族企业及其传承,可以有多种渠道,从古人的智慧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有效方法。应该说,向历史学习可以开启人类智慧。

 从魏征选编的《群书治要》中,我们可以引申思考关于家族企业传承发展问题,并得到启发。这并不意味着推崇封建专制,而是因为皇作为一国之君与家族企业的掌舵人这一角色有相似之处。该书中有些关于如何治国理政、当好国君的论述就很值得深思。

  比如“孟子告齐宣公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君如犬马,臣之视君主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引自《孟子》)

  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在国有企业里找不到对应的存在方式,而在家族企业里却有一定的相似性。我认为,这是因为家族企业与国有企业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国有企业的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这是主人翁态度,但在国有企业里面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是出资者,而是打工。而在家族企业中,出资者就是所有者,其中处理劳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所以,家族企业在这方面显现出其特殊性。要承认家族利益与非家族利益之间并不是完全弥合的,因此如何善待非家族成员,就很有讲究了。任正非说过,未来的竞争就是班组长之间的竞争。换言之,最前沿的员工才是真正的老板。这一点在家族企业尤为重要。      

 又如“文王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对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引自《六韬》)

  所谓大盖天下,就是要有远大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就是告诫家族企业成员,要有企业主的意识和胸怀,如果做不到,那么家族企业的传承就不会成功,企业掌舵人需要保持一个包容的态度和均衡利益的能力。

 所谓信盖天下,就是要讲信义、讲诚信,否则你与非家族成员肯定会产生矛盾。“信”就是信任他人,别人才会信任你,“信则人任焉”朋友之间相互没有信任,就会出现误会。所以,家族企业特别要注意树立信用,规避失信风险。

  所谓仁盖天下就是怎么构建利益共同体的问题,对于家族企业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必须处理好。家族企业的掌门人应该在家族企业传承中,特别要学会坚持“以人为本,以仁为本”的原则。

 所谓恩盖天下,就是说你必须对社会有用,你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对社会有用,才能得到社会的尊敬。这是传承的根本。严格地说,企业跟社会之间应该是双向感恩。我觉得,仅要求企业感恩社会,远远不够,家族企业对社会有用,提供就业岗位、为国家纳税,社会也应感恩这样的企业,只有双向感恩,才叫和谐社会。恩盖天下,就是创造优良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社会公益,包括企业家精神

  所谓权盖天下,就是大权在握。除非出自理性的产权开放或变革,一般情况下,家族企业会把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确保基于家族利益的抉择及运行不受干扰。绝让任何人夺权,否则就会失天下。何为天下?天下就是权力的支撑,因此有智慧的掌权者对于家族企业特别重要,家族企业维护企业利益是本性,通过传承实现企业或家族利益和公众利益一致的。当然,也要避免过度用权,家族企业不能有权就任性,也不要追求奢华。这一点,柳传志做得非常好,要求联想人在8小时之外也必须注意自己的消费形象。

 所谓事而不疑,就是要敢担当。如今,企业管理中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如果你是一企之主,就要学会果决,做决定。在风险以及危机面前,果决而不迟疑,才能为你的追随者所信赖。


本文根据作者在本刊“光荣与梦想  责任与担当”—第二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暨第九届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成稿。整理 王境涵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