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这样提问:“《权力的游戏》到底有多火?”答案是HBO热播该剧时,每十个美国付费用户就有九个人在观看该剧。还有人曾这样提问,其作者乔治·马丁是什么级别的作家,答案是在奇幻小说的世界中,同时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人就相当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如果这个人再拥有轨迹奖的头衔,那么或许只有上帝才能去评价他的“全满贯”了。事实上,在近几十年的奇幻世界中,只有大名鼎鼎的《魔戒》能与之相媲美。如今,尽管马丁频繁进行体检来证明自己的健康,读者们还是担心马丁的高龄会导致小说无果而终。
在《权力的游戏》(原名为《冰与火之歌》)中,马丁构筑的恢弘格局背景是中世纪,其主角们是以七大家族为首的领主及其子女们,正如那句著名的论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这样复杂的封建时代,正是这些家族之间或你争我夺或妥协合作,与各家族内部或团结一致或尔虞我诈的情节与人物命运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观众。在这部极致虐心到无法割舍的著作中,马丁尤其突显了女性角色的魅力和女权文化的张力,这也就是笔者本期专栏写作的主题,在上一期畅谈家族企业中的男性之后,我们还需要探讨一下女性的作用。
为了让大家更充分了解我们的分析,笔者以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来描述下《权力的游戏》的剧情走向,在故事的开端,由坦格利安家族(族徽为龙)统治着大陆,随后因为君主的残暴与疯狂,激起了史塔克(族徽为狼)、拜拉席恩(族徽为鹿)、兰尼斯特(族徽为狮子)、提利尔(族徽为玫瑰)等其他大领主的群体倒戈。最终联军获胜,由拜拉席恩家族且拥有坦格利安血统的劳勃出任国王,同时与兰尼斯特家族联姻。但是一切的纷争正是源于这个短暂的和平,群雄逐鹿的时代随之到来,坦格利安家族存活的后裔也在世界的角落虎视眈眈。我们要讨论的内容也就此发端。
魔龙的狂舞—丹妮莉丝
我们首先来探讨坦格利安家族最后的苗裔,同时也是本剧人气最高的女性角色丹妮莉丝。她与哥哥经历万险终于逃脱了其他家族的追捕,来到了世界的边缘地带。哥哥为了能重振家业,把她献给了游牧部落的酋长,希望以此来换得军队供其远征。但是她远比哥哥更加冷静成熟,在成功地赢得了酋长的爱情之后,对将她视为工具而践踏的哥哥处以极刑,随后更鼓励丈夫向遥远的家乡进发。不料在途中,丈夫因决斗伤口感染而死。她与追随者们由此展开了征服与统治之路。在世界的边缘,他们占领了几座文明的城市,但一切并不顺利。丹妮莉丝是一个典型的女性理想主义者,她崇尚自由意志,讲求人人平等,这在当时无异于与世界对抗。尤其在这些边缘地带,奴隶制仍然是主流制度。另一方面,丹妮莉丝总是在尽量排斥武力,以德服人,这种政治幼稚让她在收获惊喜之外,更为她带来了无尽的叛乱与动荡。
从权力绝对集中的角度而言,丹妮莉丝是整部巨著中最有条件独裁的女人,但是她却渴望解放生命,以自由之名救万民于水火。这在现实中自然会面对很多矛盾性和阻力,她的帮手们也努力教她做一个圆滑的统治者,像男性一样来思考问题。显然,在她践行女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女性的情绪化特质,她不知道有些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羁绊已经深厚到不分彼此,她也不知道制裁奴隶主的确让部分奴隶十分拥护,但却同时也为更多人带来伤痛。总而言之,丹妮莉丝在统治的过程中学习,也在失败的过程中成长,她逐渐意识到王道与霸道缺一不可。她的王道可以号召民众,但是没有霸道,也同样无法战胜那些嗜血的敌人。
狮王的咆哮—瑟曦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兰尼斯特家族的长女,摄政皇后瑟曦。兰尼斯特家族在众多王国中最为富有,因此瑟曦自幼养尊处优,后为政治联姻而被许配给拜拉席恩家族的劳勃,贵为皇后。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感情,更没有爱情。长期的寂寞和劳勃对她的羞辱使得瑟曦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感情甚至爱情付诸于自己的亲弟弟詹姆,并且生下了两男一女,劳勃至死不知。她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先后杀害了首相和国王劳勃,并且设计囚禁了史塔克家族的族长奈德,最终奈德也被她的儿子,新的国王处死。但是她在爱情和家庭生活上都不是一个赢家,她的父亲和劳勃都没有给予她真正的温暖。这种压抑和分裂的情感,让她在跟亲弟弟乱伦的同时,无比痛恨让她丧失母爱的侏儒弟弟提利昂。瑟曦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但是因为过分地溺爱,明知作为国王的乔佛里过于骄纵和暴戾,但她依然无法阻止他胡作非为。于是,奈德的死使得政局彻底失控,各种势力暗流涌动,整个北境更是举兵反叛。
最终,她自己也吞下苦果,一次次抱着孩子们的尸体而失声痛哭,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遭遇能够让一个母亲更为心碎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瑟曦又是剧中最可怜的人,她为无数人带去伤痛,更为自己敲响丧钟。或许瑟曦是个失败的母亲、失败的妻子和失败的王后乃至太后,但她也从来不缺乏敢于反抗的精神。笔者无法评价瑟曦那些政治行动和过于自私自利的信条的合法性,但她是个坚强而且不服输的女汉子,尽管她确实如其父的评价—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聪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瑟曦身上也带着强烈的女权意识。只是,她的悲剧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家庭乃至社会环境。
群狼的时代—凯特琳&珊莎
凯特琳·徒利,奈德·史塔克的妻子,她出身于同样源自七大家族之一的徒利家族。她是一位知心妻子,温情妈妈,聪慧而坚强,荣誉感极强。不幸的是,在奈德陨落前后,她轻信了幼年的玩伴,后者出卖了她的丈夫。而后她同长子一起引导复仇之师,还俘虏了瑟曦的弟弟,兰尼斯特家族的继承者詹姆·兰尼斯特。但是在对詹姆的处理上,儿子与母亲起了争执,动摇了家庭信任。而后为扩大武装力量,凯特琳力主儿子与另外一个领主的女儿订立婚约,并向其借兵。但悲剧很快就发生了,她的儿子不听母亲的谏言,与一个军中女护士私定终身,最终遭到了该领主的报复,这就是著名的血色婚礼。凯特琳洞察到敌人的诡计,并以领主妻子生命作为威胁来营救儿子,突显了她的勇气与从容,但不幸的是,最终长子被乱箭射死,她自己也被一刀封喉,尽管在临死之前她手刃了敌人的妻子,复仇之师也随之全军覆没。
显然,凯特琳是一位为爱坚强,为爱勇敢的女子,担心心爱的丈夫安危就孤身深入危机四伏的君临城探望丈夫;心急昏迷中的小儿子而日夜不离身地守护两周,并徒手与凶手搏斗;乡村野店之中机智地缉拿加害自己儿子的凶手;严峻的军事形势前面依然幻想着能用军中重要人质换回自己的女儿,冒着被军法处置而私自主张释放人质。她的眼里只有丈夫、子女,看不到风险与陷阱,这让她这个角色显得尤其真实而具体。但是在这血腥残酷的权力的游戏之中,岂有母爱一席之地。
她的女儿,史塔克家族的长女珊莎,在这部剧中逐渐成长,从一个刁蛮任性毫无责任感的富家大小姐,经历了人生的一切哀痛和耻辱,逐渐习惯于周旋在复杂多变的人际环境之中,同时也逐渐接受了自己肩负复兴史塔克家族的重任,并以此为宗旨而展开不懈努力。
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将更多的女性角色展现在文章之中,但是窥一斑而可见全貌。女性在家族中的作用明显,她们可以成为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润滑剂,正如凯特琳夫人一直在做的,而这也是瑟曦始终没有做好的。因此兰尼斯特家族在老家主遇刺后几乎分崩离析,而史塔克家族的子女则个个坚强,在苦难的折磨下屹立不倒,在复仇的怒火中重生,奔向各自的命运所在。同时,女性特有的爱也被证明是家族运作的双刃剑,强如瑟曦和凯特琳,都因为过分的爱而放纵了子女,从而导致家族命运的沉沦。而丹妮莉丝和珊莎的对比则更能说明问题,前者从出生起便学会了坚强,后者出身温柔乡,故而少不更事。但世事的历练终究可以让一个人成熟起来,能够独当一面。这尤其提醒了我们的家族创业者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子女保护得太好,否则遗祸无穷。女性的问题还在于常常过于理想化,她们的爱无所不包,但仅仅靠爱是难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畅行无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