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尚更环保

编辑:日期:2016-08-12

2016年4月末,由一则德国纪录片《牛仔裤的代价》引发的讨论,首先在社交媒体引爆,进而快速席卷整个网络媒体平台,时尚产业对社会责任的缺失再次被推到了舆论前沿。事实上,这则纪录片延伸的思考亦不仅限于时尚产业,还可以追究到整个服装产业链甚至纺织产业。影片呼唤的,是如何以环境保护为基调,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规模型企业回馈社会的行为,大多是以“给予”为前提,即企业由内而外发生的,不可否认这是企业从社会得益之后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责任的需求开始渗入企业本身,正如前文纪录片所述,很多问题需要从产业构建的基础阶段开始解决,这也引申出近年来企业转型、承载社会责任常用的一个概念—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许多LOHAS生活方式倡导者,已经开始着手从产业根本上解决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开云集团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旗下品牌均编制环境损益表,并从原材料开采、收购、加工等方面制定详细标准,以期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以时装零售为核心的C&A,则大力倡导对自然和生产者健康更为有益的有机棉(organic cotton)材料,以此改善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价值观,倡导更加绿色的服装产业链,改善原材料产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

传承的家族理念

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的C&A,对于本土消费者来说已不陌生,但仍旧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来自荷兰的品牌,也就更少有人知道站在其背后的布化尼克迈耶(Brenninkmeijer)家族。

事实上,这个资产覆盖零售、地产和金融领域,与斯蒂芬·佩尔森和莉泽洛特·佩尔松(H&M集团)、伯纳德·阿诺特(LVMH集团)、利利亚纳·贝当古(L’oreal Paris集团)等一起位列欧洲富豪家族前十名的家族企业,远没有其他时尚或奢侈品家族一般高调。

这个拥有超过170年历史、传承了6代人的家族企业,其主营业务仍旧延续了创始初期的服装零售产业,这在现存规模型服装产业品牌中屈指可数。

对于布化尼克迈耶家族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71年,彼时布化尼克迈耶家族离开了麦廷根的家庭农场,到荷兰发展亚麻布贸易,Clemens和August两兄弟在荷兰斯尼克(Sneek)小镇上创建了一家布料店,并以各自名字的首写字母为名正式成立C&A品牌。1861年,第一家以C&A品牌命名的服装店在荷兰成立,随后几十年里家族在荷兰的吕戈登、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城市陆续开设分店。直到1911年,布化尼克迈耶家族才让品牌走出荷兰,于德国柏林开设了第一家C&A大型百货商场,从此打开了另一片天地。

“由于家族企业的创始人是两兄弟,但也正因此,家族成员一直恪守的理念就是分享,因为最初这就不是一个人的企业,是一对兄弟的、进而是一个家族的。”2015年8月调任C&A中国首席执行官的Lawrence Brenninkmeijer即家族的第六代传人之一说道,“在懂得分享之后,家族成员会更注重传承,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为下一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多的机会。每一代人都在为下一代人准备,这也是家族延续下来的关键。”

事实上,布化尼克迈耶家族所恪守的“分享”不仅限于家族成员之间,Lawrence表示,回馈社会的行为在家族企业的创始初期已经开始,Clemens和August兄弟彼时已经开始将一部分的收入拿出来开展公益事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多做一些好的事情、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当然也包括我们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持续执行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能够增加每一位家族成员,乃至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这些无形而有意的感受,增加的是家族和企业的凝聚力。”Lawrence谈

“本土化”的参与方式

在经历了一次性资金捐赠作为唯一方式的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的慈善、公益形式更加多元化。其中两个大的方向,一种是建立品牌自己的基金会,独立运营相关项目;另一种是选择与权威专业机构合作,作为支持和配合的角色。许多企业在投身善举的初期,多会在两者之间各有侧重。对此Lawrence认为:“为达到最好的效果,落地本土,依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最重要。如在印度,C&A的有机棉(organic cotton)项目从教授培育知识、传播经验技术、资金投入到最后的收购成品就是由自己的基金会在操作;而在中国,我们发现与更有经验和资质的本地机构合作,能更快地推进这些事情。所以,‘本土化’在这个过程中才是选择的标尺。”

在公益项目的选择上,C&A同样贯彻了“本土化”的衡量标准。“这与家族经营品牌的理念一样,我们所售卖的时尚,既不会是创始初期的时尚设计,也不会妄图统一整个市场的时尚品味,都会根据时代及地区的现实需求进行调整。公益也是如此,我们一直在选择,介入的是当地最需要的项目。比如在巴西,我们更多偏重教育方面的活动,帮助孤儿院、翻新当地校舍等。”Lawrence表示,本土员工、顾客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重要,因了解的程度不同,他们看到、关注的那些社会问题,表示其在当地是更亟待解决的。

引领不仅限于时尚

众所周知,时尚产业最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引领,而衍生于这一产业中的“快时尚”,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到先人一步。只有比他人更快地搜寻到潮流的动向,才能引领潮流走势。Lawrence认为,回馈社会的行动亦如是,提早发现问题,可以引导更多的消费关注与社会关注。

世界上约有一半的衣服以棉花为原材料,但传统的棉花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传统棉花仅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2.4%,但每年消耗的杀虫剂和农药却占了全球总产量的24%和11%。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棉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收益:有利于生物多样性;运用自然环保的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肥沃;不使用化肥,从而减少一氧化二氮N20排放;不使用有毒杀虫剂,从而使“灰水”污染减少大约五倍。

早在2004年在详细地分析了时装产业中使用的原材料后,C&A加入了有机棉交易所(Organic Exchange),并决定将原材料长期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材料。同时第一次在库存中加入有机种植的棉花,并将它和传统的棉花混合使用。“在我们选择有机棉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一方面,甚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尚未有全面认知,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引领更多人对此的关注,建立一条更加绿色的生产链,让更多人感知到可持续发展和有机的必要意义。”Lawrence谈道。

2015年,C&A基金会在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社会与环境项目中投入了700万欧元,总计帮助27000名农民使用有机种植方法,并期望在2020年,实现所有棉制品都使用有机棉的目标。“C&A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全球时尚产品的消费者们都需要明白,他们的选择对于产棉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C&A全球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杰弗里霍格表示。

针对中国市场,C&A决定从2016年起,推行“FOR THE PLANET绿色新时尚”的可持续发展新理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时,为了更生动地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C&A联手国家地理频道共同制作了纪录片“致时尚之爱”。在这部时长约为60分钟的纪录片里,水资源与海洋保护的全球领袖人物、国家地理频道著名记者库斯托担纲主持人,远赴印度、美国和德国,向观众详细阐述了价值链的转型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化的重要作用。

在亲历了纪录片的采编制作后,库斯托感概颇多:“虽然一直都相信时装产业能够帮助解决诸多环境问题,但真的有机会与这些活跃在有机棉生产和制作的一线工作者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和决心,是前所未有的绝佳体验。”

文/冷尘羽

新刊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