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商界传承百年的家族企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富不过三代”可谓是华人家族企业的“魔咒”。多个家族共管企业并得以顺利传承百年的案例更为少见。拥有160年历史的“义香”,凭借着顾客们的信赖与认可,在马来西亚,甚至东南亚,成为了麻油及豆酥饼的品牌象征。而在这160年漫长岁月中,创立及支撑着这家百年企业的是多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马来西亚华裔家族。在经历了超过百年的传承之后,如今已顺利交棒予第六代掌门人—董事主席拿督黄先贤及董事庄学腾。
义香有限公司董事庄学腾接受笔者访问时谦虚地将“义香”今天的成就归功于“义香”的前辈们。“前辈们已为‘义香’打下了非常稳的基础,在这稳固的根基上进行扩展可谓是事半功倍。”在被问及接棒过程时,庄学腾坦言“自从我懂事以来就从未想到过会继承‘义香’,而且我以前一直对于应付家族生意里的错综复杂关系特别排斥,继承家业也是机缘巧合。”
从大陆南迁南洋家族企业一波三折
1856年一名丁姓南洋商人从中国福建,请了一名酥饼师傅到马来西亚槟城(当时称为槟榔屿),同时也把师傅饼铺在中国的招牌“义香”带到了南洋。丁姓商人从小摊子售卖酥饼开始经营,当时的酥饼是拿来充当主食的,而并非今日的旅游纪念品。小摊子生意日渐起色,慢慢的就被发展成一间小规模的饼铺。
1926年,丁家第三代在后继无人之下决定将“义香”转卖,所以严格来说,庄学腾的曾祖父庄北来,拿督黄先贤的曾祖父黄岁九和杨姓的合伙人在当时是合力顶下了“义香”,成为第四代接班人。1930年“义香”年开发了芝麻油市场,1940年庄北来不幸在日军轰炸槟榔屿时牺牲了,“义香”也就被庄学腾的堂伯公及曾祖母接手。除了大股东,旧时代华裔生意都喜欢邀三五好友一起入股,然而这种做法却差点毁了“义香”。“义香”在1940至1960年间经历了两次危机。第一次,股东之间为了个人利益起了争执,最后演变成股东内讧,导致“义香”戴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被官府查封,整盘生意被公开拍卖。在几位股东四处借贷,力挽狂澜下才把“义香”赎回来。第二次,在理财经理的错误经营之下,公司陷入周转不灵的窘境,差点走上闭门收盘之路。最终靠股东们的合力坚持才守住了“义香”。
上世纪90年代,当家当了近60年的曾伯公正式引退,并将“义香”交到庄学腾爷爷手上,由庄学腾叔公和拿督黄先贤爸爸掌舵。但此后内部分成了两个派系:一边为提升产量而主张机械化的新生代庄姓与杨姓股东派,另一边则是注重传统品质,主张手工制造的庄学腾爷爷与拿督黄先贤爸爸的派系。
自由空间
“我爷爷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严父,但因为我父亲并不是被看好或没有特意被栽培成为接班人,所以我父亲少了来自家族的压力。与此同时,我相信我父亲也看到了传统捆绑式教育的失败。”
庄学腾成长于传统华裔大家族,从小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个极端—亲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以及亲人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因此庄学腾表示非常庆幸自己的父母通情达理,在成长的路上,父母给予了他选择的自由,让他尝试了许多他想尝试的事物,这才成就了今天思想清晰和内心开放的他。
庄学腾除了是“义香”的董事之外,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庄学腾回忆说,他14岁的时候,父亲为家里添了三尊“福禄寿”的瓷器雕像,让庄学腾对瓷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最初并不赞同,但父亲说服了母亲,父亲说:“我们的孩子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也没有不良嗜好。唯有这么一个优雅的喜好,你怎么可以不支持啊?”对瓷像的痴迷,也为庄学腾与父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及交流平台。父子俩一到假日就往瓷像古玩店溜达,一起研究考察,所以建立了有如好友般亲密的感情。
中学时期的庄学腾对理科都不感兴趣,所以理科考试成绩一直差强人意。中学毕业以后,庄学腾希望往商科发展,父亲将他送到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庄学腾用“闷死了”三个字形容他最初的大学体验。后来他才意识到父亲用心良苦的安排。父亲为了让他集中精力学习,替他选择了一个没有任何娱乐,远离市区的新晋大学区。如父亲所愿,庄学腾只能把精力都放在课业上,大学第一学期的成绩他名列全校第一。“当了优异生被其他同学崇拜的感觉太好了,那一次的全校第一改写了我在学习上的态度。为了在其他同学向我讨教时可以正确回答,每天回到宿舍,衣服都还来不及换,我就开始温习读书了。回想起来这真是非常疯狂的事情!”
庄学腾对于父母给予自己的发展空间非常感恩。他觉得自己可以在毫无家庭压力的情形之下,让自己各种才艺细胞无限发展是一种福气。
“我们经常看到所谓的富二代特别叛逆,不务正业。我认为这就是被长辈打压和受控制的反效果。” 庄学腾非常反对以继承为理由来控制约束下一代。“你觉得在旧价值观框框里成长的人能够在日异月新的时代突围而出吗?”
“很多时候仅仅为了血脉传承,而不在意继承人是否合适。被这种理念所束缚,往往被牺牲的是企业的利益。”他认为企业利益一定是比家族荣誉优先,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大可效仿西方家族企业,将企业交由有能力的外人管理。
天意促成的接班
母亲始终都不赞成庄学腾涉足“义香”,她觉得在人事复杂的环境工作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与压力。1995年,庄学腾从澳大利亚修完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以后回到马来西亚,但“义香”并不是他想要涉足的地方。起初他先在一家瓷像厂当经理,后来又被父亲召回帮忙打理他自己的冷冻海鲜出口公司。三年以后当庄家全家长辈都要去澳大利亚出席亲戚婚礼,庄学腾答应了爷爷的要求,暂时在那一段时间非正式地到公司帮忙打理。
初到公司的庄学腾遇到种种波折。在公司的第一天,庄学腾就因为借用了其他人的电插座而与一个董事起了冲突。第二天,庄学腾邀请当时冷冻海鲜出口公司的包装供应商到“义香”见面洽谈。结果被其他长辈误会他自作主张,要更换“义香”供应商,再起了冲突。第三天,庄学腾又因为一番好意为一位游客准备了额外的酥饼盒而遭到投诉。一系列的事情让庄学腾忍无可忍。当时,在一旁的黄贵侯董事(也就是现任董事主席拿督黄先贤的父亲),认为庄学腾的气质和其他公司成员不一样,为他分析了他在公司的遭遇和他存在的问题。庄学腾了解到,此前有股东自作主张更换原料供应商,结果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回到家后,庄学腾又与父亲分享他的遭遇,此后庄学腾很快融入公司。
从2002年起庄学腾正式参与“义香”家族生意,爷爷非常看重他继承“义香”的能力,在一次家庭聚餐中,爷爷向大家交代了自己的安排,第二天直接向外人宣布退位,由庄学腾接班。2010年,庄学腾正式接手“义香”,和拿督黄先贤共同负起继承家业的担子。
传承需要公平
本来企业由两个家族共管便已不易,再加上两位“义香”新一代掌门人的领导风格差异甚大,在外人看来这挑战可谓难上加难。庄学腾欣然接受这项挑战,他认为在这种风格差异的冲击下,碰撞及磨合下产生的火花是正面甚至更为灿烂的。也因此两位接班人接手以后除了成功保留了品牌的传统文化,更将现代元素注入“义香”,推出了吉祥物“义香宝宝”及标语“义深情浓,香传世代”。此举让这家传统老字号继续升温,更将这百年品牌打入了年轻市场,把“义香”推向另一个高峰。
“把两个行事风格极端的人物放在一块可真是火星撞地球。但在这个时候你必须清楚,如果大家目标一致,再多的异议或争吵,都是健康的!”“义香”由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共管,其中庄学腾更像艺术家,讲究的是感受和随性;拿督黄先贤则是名建筑师,行事风格严谨,要求精准。虽然偶尔他俩会意见不合,但凡是对公司有利的方针,两人都会好好协商及讨论,一切以公司的利益至上。“家和万事兴,是‘义香’先辈自创建以来就一直秉持的理念。所以万事都以和为贵!”庄学腾也向笔者感叹,很多简单的事情往往因为私欲而被复杂化,“再强大的企业,一旦成员不齐心,公司必然瓦解。”
“对我而言,公平是传承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永远都以公司的长远利益为先,不偏向个人利益。凡事都需在考量了股东的利益、公司的价值以后才进行决策,不管是对内或外,这都是我做人一直秉承的原则。”庄学腾对于家族成员的协调管理也有自己的一套。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有差异的。为了公平起见,他强调在解决家族企业纠纷时,非直系家族不得介入,包括伴侣。
“传承应该公平,对企业公平,对下一代公平。它不是束缚,不应被血脉绑死。所谓的家族企业传承,是企业文化精髓的传承,并非血脉传承。一个家族企业的精神得以传承,那就是成功的家族企业。”